“九一八”事變88周年!勿忘國恥,警鐘長鳴!白山黑水千秋恨, 國破家亡百世傷。 莫與豺狼空論理, 金戈鐵馬踏扶桑。 回顧九一八 今天,是九月十八日 猶記八十八年前 一聲炮響 硝煙彌漫 尸橫遍野 中國人民艱難的十四年抗戰由此開始 這既是一段悲慘屈辱的苦難史 更是一部覺醒奮起的悲壯史詩。 九一八事變(又稱奉天事變、柳條湖事件)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,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。 1931年9月18日夜,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,鐵道“守備隊”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,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。日軍以此為借口,炮轟沈陽北大營,是為“九一八事變”。次日,日軍侵占沈陽,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。1932年2月,東北全境淪陷。此后,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,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。 “九一八事變”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,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驟。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,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。 事變經過 戰爭開始: 1931年9月18日傍晚,日本關東軍虎石臺獨立守備隊離開原駐地虎石臺兵營,在奉天(現沈陽)北面約7.5公里處,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藥,炸毀了小段鐵路,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襲擊日守各隊,此事件由稱“九·一八事變”。由于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,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“滿洲事變”。 潰不成軍: 1931年9月18日事變發生當夜,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之命,命令東北軍“不準抵抗,不準動,把槍放到庫房里,挺著死,大家成仁,為國犧牲”。 日軍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,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,至9月19目10時,日軍先后攻占奉天、四平、營口、鳳凰城、安東等南滿鐵路、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。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,戰至次日,長春陷落。1931年9月21日,日軍占領吉林。1931年11月19日,日軍攻陷齊齊哈爾。 戰火蔓延: 而與此同時,1931年12月15日,關東軍已經開始進攻錦州。 日軍進攻錦州時,國民政府多次電令張學良抵抗,1931年12月25日,令其“積極籌劃自衛,以固疆圉”,張不遵令;張學良部隊開始從錦州撤退后,12月30日國民政府還急電令其“無論如何,必積極抵抗” ,但已經無濟于事。在張學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軍兵不血刃占領錦州。 1932年1月28日關東軍第3旅由長春向哈爾濱進軍,同時從遼西地區調第2師增援。當時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滿洲的關注,日本在國際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,引發了一·二八事變。1932年1月31日,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。激戰五天,自衛軍丟盔棄甲,潰不成軍,撤往賓縣。1932年2月5日日軍占領哈爾濱。 戰爭結果: 由于張學良一再堅持“不抵抗政策”,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,整個東北三省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軍占領,日本對東北三省的大規模侵略強烈地震動了中國社會,一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在全國許多城市和村鎮興起。 緬懷九一八 臨沂將在今年的9月18日10時分拉響九一八防空警報。警報一共分為預先警報、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,三者分別間隔7分鐘。預先警報,鳴36秒,停24秒,反復三遍;空襲警報,鳴6秒,停6秒,反復15遍;解除警報,音響為一遍長聲,3分鐘;警鐘長鳴,長達23分鐘。 銘記九一八 往昔的記憶銘刻著傷痛 歷史的齒輪緩緩地轉動 滄桑的歲月孕育出芳華 記憶從未褪色,歷史仍有回響,紀念活動提醒人們不忘對歷史的記憶,才能更好的捍衛正義。 “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,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”—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回望歷史才知道和平與幸福來之不易,這些歷史告訴世界、提醒后人,渴望正義、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,不能、不會更不應淡忘那些沉痛的記憶。國家與民族的命運,不僅與軍隊息息相關,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擔負的民族使命與責任。 和平來之不易,悲劇不可重演;更是一種昭示:正義必勝、和平必勝、人民必勝! 勿忘國恥,興我中華! |